《資治通鑒》突然變得很好懂
通篇大白話,拿起來你就放不下
古人真智慧,說不定你一看就會
李牧之計,在于一戰而定。要一戰而定,就要創造一戰而定的條件。條件不成熟,就不戰。很多人以為,等待就是不作為,其實等待本身就是一種積極行動;而不能等,其實才是一種焦慮。一焦慮,就容易亂動作;容易吃虧,還不如不動。
王翦始終要求60萬兵力,是因為他懂得成事的關鍵——壓倒性投入。而李信則貪巧求速,以致身敗名裂。人們往往想要“多快好省”,即投入很少、回報極多、速度很快、質量還很好,這就是自欺欺人,要上當受騙了。
六個國家,是無法相互團結的,只能團結在一個國家周圍。你拿個大喇叭喊:“大家一定要團結!”有用嗎?沒用!團結,就必須有一個帶頭的,你只有自己站出來,愿意承擔責任,愿意付出,愿意犧牲,才能把大家團結在你周圍。
精彩評論